网站首页 >> 学习资料 >> 正文

构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

作者: 时间:2018-11-24 点击数:



王焰新

摘要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肩负的时代使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是“整体谋划、地学先行、分步推进”,成功实现了三个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全方位开放的协同教育转变。学校着力优化机制,积极构建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旨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机制,搭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内外协同机制,强化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交融机制,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链接机制,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机制。

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


作者简介王焰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教授(武汉 430074)

一流本科教育是奠定一流大学发展的基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本科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基础,更是服务行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亟待通过科技创新、科教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强烈。在新形势下,着力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学活动和学生服务体系等诸多要素的有机集合体。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发达国家高校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休斯敦市的莱斯大学长期致力于卓越教学,通过提供全面的、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交流能力、创业能力和领导能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具有鲜明的工程、建筑学科特色,使该校综合实力稳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历年大学排名前20名。该校校长David W. Leebron将莱斯本科教育的成功归因于高素质生源、一流的教师队伍以及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科研机会、实行住宿制,并开展适合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外活动。 该校的主要经验是:将生源素质视做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基本因素,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决定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此外,该校还投入充足的资金来保障教育教学、改善校园环境,实行小班制教学模式,建立本科生参加科研的机制,鼓励开展研究型学习,实行住宿制,校园内拥有240多个学生俱乐部、体育竞赛队,设有娱乐中心;注重学生协作精神、团体意识以及交流和领导能力的培养。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要根据行业发展和社会变革对人才品格、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着眼于强化人才培养的校本特征,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建设思路。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一次整体跨越。因此,必然要确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具有教育改革的全局观和掌控力,而不能满足于对现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某些具体环节的修修补补。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行业特色大学不同于其他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学科特点、生源特点和师资队伍特点。只有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找准切入点,把现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行业特色大学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具有长期性,从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视野出发,行业特色的非优势学科和专业也要奋起直追,主动向优势学科学习借鉴人才培养经验,逐步形成适合本学科、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在一所高水平行业大学内的全覆盖。

当前,地球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地球科学未知领域的探索远未穷尽,国土资源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一线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瓶颈。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是造就一批地球科学领军人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保我国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推动我国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现实要求。作为拥有连续保持全国排名第一的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中国地质大学,有责任、有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一流地学人才,践行“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坚持“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努力为解决我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此,学校在2011年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按照“整体谋划、地学先行、分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来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整体谋划”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复杂性,加强顶层设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教”的改革和“学”的改革一体推进,师资队伍水平和生源质量同步提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无缝链接,教改探索和制度保障互相呼应。“地学先行”就是学校地学优势学科要率先把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平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学校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分步推进”就是根据各学科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和生源等情况,分别明确任务时间表,推动各学科、专业积极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完成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构建,努力实现“品德高尚、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优质教育服务。一流本科教育体系要实现对学生知识传递、技能培养、智慧启迪和品格塑造的统一,引领社会与行业变革、技术进步、文化创新,须实现全面转变。

(一)从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等教育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接受到的知识内化、升华、外显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具有更高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具备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善于多维思考、复杂交流,敢于担当,拥有更为出色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在构建一流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协同发展,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一体并重,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步提高。

(二)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学习型社会是 21 世纪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以学科专业为中心,围绕学科专业组织知识体系,教学理念强调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强调知识体系的权威性和整体性,忽视知识更新的动态性和知识体系的多样化;教学过程强调教师权威,注重单向传授,忽视师生互动和双向交流;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教学;教育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和主体性评价,这与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在构建一流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需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选择和立体化发展空间,开展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发展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全方位开放的协同教育转变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较多从学校内部出发,未能全面回应社会对人才创新品格、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忽视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性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因此,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应主动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探索建立寓教于研的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等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全方位开放的协同教育。



三、优化机制,为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提供坚强保障


一流本科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有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教育理念,更需要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能拥有激发学生形成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冲动的文化氛围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建设机制。

(一)优化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不矛盾,但在具体的培养方案中要有所侧重。行业特色大学既需要面向行业发展,培养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又需要瞄准行业发展前沿,培养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学校一方面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抓手,创新地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实施“李四光计划”,着力培养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实现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早在 2007 年,学校就开始招收地调、矿调班本科生,突出强调抓好“合作培养”、“工作性实践”两个重要环节,旨在培养能在西部地矿广泛就业的“下得去、用得好”的地矿行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出台后,学校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根据专业基础以及行业需求,选定地质学(地调)、资源勘查工程(矿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应用化学(地质分析)5个专业进行试点工作。按3+1的模式开展工程人才培养试验,即结合行业需求的在校3年的课程学习与实践,1年与合作培养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注重把“工作性实践”作为学校新型工程人才成长的必要程序和重要切入点,强调工作、学习交替,理论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结合生产实际,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卓越工程师培养已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措施,“工作性实践”的观念与工作已全面实施,并得到地矿单位的广泛响应与支持。

2007年以来,学校实施了“李四光计划”,以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命名,旨在努力造就一批基础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开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为入选学生提供四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实行导师制。推荐学术造诣深、责任心强、治学严谨的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计划。二是实行完全学分制。入选学生可以在大类内相关专业自由选择课程学习。三是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社会调查和实验室工作等学术活动,获得自主学习学分。四是为入选学生提供外语学习条件和校际交流学习机会,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李四光计划”实施5年,已毕业3届,学生表现出优良的科研潜力。

(二)完善旨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机制

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重要性及成就不仅应当体现在杰出的师资、图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以及能够反映最新学术成就的课程,也在于能够提供机会使得学生能与教师一起参加研究。近年来,学校加强教学方法创新,注重启发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实地教学、专题实践,充分运用模拟化、虚拟化的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环境,实现虚拟教学与实地教学、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各类竞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和表达的能力。鼓励专业教员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设所在行业的创新创业知识实训课程,注重创新创业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结合、体验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结合,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实践体验。

实践(实验)教学是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学校进一步加强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并新建了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00余个校外实习站点和47个产学研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我国“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并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学校都有上千名学生在矿山、油田、野外地调项目区以及地质工程现场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2011年暑期,学校共组织282支校级主题社会实践团,291支社会调查小分队,1万余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在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勘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形成了“地大学子西进工程”、“地大学子地调行”、“踏访总理足迹西部行”、“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队西部行”等一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搭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内外协同机制

近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国土资源行业,积极构建校校联盟、校所联盟和国际联盟,着力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2010年,学校参加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加强与其他行业特色高校的战略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校际交流与培养创造条件。2012年4月12日,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及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8个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所共建“C2科教战略联盟”,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建科教联盟,旨在全面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和资源,探索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机制。“C2科教战略联盟”将从今年开始举办“地球科学菁英班”,由联盟各方联合培养入选的本科生。今年学校还将联合世界地球科学领域若干高水平大学,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选拔优秀学生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善于探索的地学拔尖创新人才。

(四)强化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交融机制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统一。近年来,学校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推进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鼓励和支持专业教育中开设概论课、科技史和科技哲学课程;打破学科间壁垒,要求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开办“震旦讲坛”、“名家论坛”等大家讲坛,传承文明、引领未来、雕刻心灵、诠释生命;结合学科专业开办高水平教育活动,地学文化论坛、资源科技论坛、工程文化论坛等活动丰富多彩;建设具有地质元素、鲜明文化特色的地学文化长廊和校园景观,着力形成融合地质元素、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地学文化。专业

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交融,促进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有效推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文化素质的有机结合。

(五)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链接机制

第二课堂是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展研究型学习和讨论式学习方面有着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那些积极参与到学校学术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学生,比较少参与上述活动的学生收获更大。近年来,学校以“浓厚学术氛围、搭[5]建成长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为宗旨,以科普活动、学术交流、项目资助、学术竞赛等活动为载体,以“挑战杯”为龙头,以科技节为主线,形成了以大学生“基础科研训练计划”、“特殊专长支持计划”、“自主创新资助计划”、“创业训练扶持计划”等四位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资助体系。十年来,建立了27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举办了大学生科普讲座500余场、课外科技培训300余场、创业知识培训240余场、科技论坛500余场;学生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8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学校约70%的学生参与了青年科技节活动,40%的学生受到科技项目资助。学校推出的“高徒计划”,依托学校地学高水平教师和科研平台,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跟随指导教师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为有潜质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平台,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链接。

(六)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机制

学生工作服务质量是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按照“精确管理、精细服务、精心育人”的要求,引入ISO9001建立学生事务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学生事务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将学生事务细分为297项,逐一制订作业流程,确立了以全方位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建立“一站式”学生服务体系,融合了学生就业、招生注册、资助与奖励、师生交流等多项服务功能,全方位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完善学生奖励资助政策,建立了参与式、发展性的学生资助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要完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切实承担起为行业发展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使命,不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过程、改进教学方法,而且必须立足学校实际,依托学科优势,面向行业需求,注重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知行统一、协同培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共识和合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Copyright 2013 中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宣传部